美國紅楓苗木成活的關鍵因素分析
1引言隨^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深人,園林景觀工程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市政、房地產領域,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建設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國紅楓苗木成活率作為園林綠化工程的關鍵點,從廣泛意義上講已經與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質量息息相關;從社會和經濟意義上講,美國紅楓苗木成活率是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是每個園林企業(yè)利潤的風險點,也是園林工程管理的重難點。本文結合白馬湖森林公園項目綠化種植施工為例,分析影響美國紅楓苗木成活率的關鍵因素。
2項目概況白馬湖森林公園項目(下文簡稱“項目”)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qū)白馬湖畔,淮金線以東,旅游大道兩側,占地面積約12000畝,項目綠化施工自2014年2月份開始至2016年11月,共計種植97種喬灌木(含竹類)51301棵,平均成活率80.52%。
3影響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本文從區(qū)域、品種和苗源等方面進行統(tǒng)計,對比現(xiàn)場實際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狀況及采取的措施,結合相關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為以下四點分別是:美國紅楓苗木活性、樹勢平衡、適時適樹和根部控水。3.1美國紅楓苗木活性美國紅楓苗木活性指的是進場時美國紅楓苗木生命力的強弱程度,是決定苗木成活的首要條件,貫穿美國紅楓苗木從進場前的開挖、吊裝、運輸及種植的全過程,在本項目中從苗源的差異對比中可見一斑,主要體現(xiàn)在:土球規(guī)格、樹體完整性和移栽時長等三個方面。項目采用的美國紅楓苗木均為地苗,無假植苗,按苗源類型劃分可分為:圃地生苗(未經移植的苗圃地苗)、圃地熟苗(種植前一年內移植過的苗圃地苗)和山苗(未經移植的山地苗)三類。受苗源差異影響,項目圃地苗(含生苗和熟苗)與山苗在成活率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圃地生苗比重占項目總體苗量的50.60%.圃地熟苗占3.64%,山苗占45.76%;但在成活率方面,圃地熟苗(99.57%)>圃地生苗(82.32%)>山苗(77.01%),圃地苗(平均成活率90.95%)高于山地苗。圃地苗和山苗在土球規(guī)格、樹體完整性和移栽時長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qū)別,而正是這些區(qū)別影響其活性,造成成活率的差別。
- 上一篇內容: 美國紅楓苗木繁殖培育及栽培管理技術
- 下一篇內容: 美國紅楓植物選擇規(guī)格較大的主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