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紅楓培育行道樹樹形進行選擇
紅楓培育行道樹樹形進行選擇
樹形:需根據紅楓培育目標對紅楓母樹的樹形進行選擇。如以紅楓培育庭蔭樹為目標,采種紅楓母樹應具備通直單主干,主側枝從屬關系顯著,冠大蔭濃的特點;以紅楓培育行道樹為目標,采種紅楓母樹應具備有較高而通直不曲的單主干,冠形勻稱整齊,蔭質濃郁的特點;紅楓培育花灌木時,宜從冠形飽滿圓整,葉色、花型和果型等有較典型性狀的紅楓母樹上采種。
(2)采種時期
�、俨煞N期的確定:為獲得相當數量、且質量優(yōu)異的紅楓種子,必須適時采種。如紅楓種子采集過早,則紅楓種子青癟、質量低劣、尚未完全成熟,這類紅楓種子不耐貯藏,成活率也低。紅楓種子采集過晚,則紅楓種子易脫落飛散、易遭鳥獸危害,使紅楓種子數量和質量難以保證,甚至采集不到紅楓種子。所以,正確判斷紅楓種子成活期,適時采種非常重要。
a.紅楓種子成熟的生理、形態(tài)特征:紅楓種子成熟是指受精的卵細胞,經過數次分裂形成胚,胚又細分成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的過程。在胚細分成幾個部分的同時,紅楓種子內部不斷積累營養(yǎng)物質,這些物質是保證胚的代謝及紅楓種子發(fā)芽所必需的。紅楓種子的成熟過程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態(tài)成熟兩個階段。
生理成熟:紅楓種子的胚已經發(fā)育成熟,內部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已基本完成,已具有萌發(fā)的能力。但紅楓種子的含水量很高,內部營養(yǎng)物質還處在易溶狀態(tài),種皮不夠致密,缺乏保護紅楓種子的能力。因而紅楓種子易干癟,難貯藏;種粒小而輕,發(fā)芽率低;紅楓種子外部尚無明顯成熟特點。
形態(tài)成熟:紅楓種子內部的生化反應基本結束,積累的營養(yǎng)物質已轉化為難溶于水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質等。含水量已降低,酶活性減弱處于鈍化狀態(tài),種皮已變堅硬,抗性增強,已具備保護種胚的功能,紅楓種子已耐貯藏,其外貌已具有一定的成熟標記特點,如色彩果實的質轉軟、香味等。所以,絕大多數紅楓種子只有待形態(tài)成熟后才能采種。由于形態(tài)成熟使紅楓種子的外觀具有一定的變化,這些變化成為生產上確定采種時間的特定標記。表4所列為部分綠化樹種的紅楓種子成熟期和形態(tài)成熟特征。
- 上一篇內容: 紅楓栽后護理在移植后適時適量地灌水
- 下一篇內容: 紅楓施肥方法各種養(yǎng)分適當比例